2018 交大南印豐收節
新竹,作為印度學生以及專業人士在台的大本營,無論是北印度的排燈節或是南印度的豐收節慶典活動都是相當值得期待的年度盛事。
尤其是清大的排燈節(Diwali)在台灣已有多年傳統,也算是在台諸多印度文化推廣的先鋒。而一向與清大有著瑜亮情節的交大,近年來也積極推廣南印豐收節慶典-默默形成了清大Diwali交大Pongal的規矩~其實印度朋友對台灣校際之間的這個那個倒沒這麼掛懷(自己的南北印情結就處理不完了 XD)反而只要是有自己同鄉會慶祝的節日都會積極共襄盛舉-比如這次交大豐收節就有來自清大的泰米爾學生帶來舞蹈表演。
附上兩支影片,大家比較喜歡清大還是交大男孩的表演呢 XD ?(引戰)
而相較於兩周前我在台北參加由台灣泰米爾協會舉辦的豐收節慶典-主要成員是社會人士,且都是較單純的泰米爾人;自然節目活動等也比較是針對泰米爾觀眾安排-交大則顯得相對廣泛(考量到有許多印度其他地區的朋友也是交大的一份子)而在工作團隊以及表演名單都顯得相對多元(比如我也被加入主持陣容就是一例 XD)席間也有許多來自安德拉邦、喀拉拉邦、泰倫加納邦、西孟加拉邦等第的朋友遠從其他縣市來共襄盛舉。
票價兩百五可以看整晚的節目(包含專業舞團表演)還有分量豪邁的印度餐廳供應的自助餐,姑且不論平常你喜不喜歡那家餐廳的菜 😛 兩百五打發一個週末晚上,還有許多朋友一起共襄盛舉,這麼高CP值,沒有不參加的理由-這是我孟買朋友說的 😛 耳聞平日印度朋友苦悶的研究生活,這樣說實在非常實際啊啊啊
雖說我還是滿納悶把我加進主持陣容的理由-新竹這麼多印度同胞,幹嘛找一個外國人來,搞不好很多想要上台的人耶~再者有朋友說希望我當中文翻譯,乍聽之下很有道理… …不過等一下!台灣排名前五的高等學府怎麼會有人聽不懂英文啦(* ̄︶ ̄)-只能說因為大家都當我是自己人了吧(自己說)-不過因為這是第二次受邀協助主持了,而且提前兩周就知道,因此比較沒有上次那麼緊張。上台嘻皮笑臉跟在自家廚房一樣 lol
於是又有機會穿上一年曝光不到一兩次的紗麗 ˊ艸ˋ 話說我也不過三件紗麗,一年如果有要穿紗麗一定會輪到其中一兩件,這次穿上的紅色紗麗是當年參加泰米爾朋友婚禮時朋友家訂製給賓客的紗麗-當年看覺得正常,近一兩年來有比較以後才發現可能我有眼不識泰山啊~不只是布料材質,精緻的刺繡以及燙鑽工藝都讓許多印度朋友稱讚不已。其華麗也讓我今天有點不好意思-感覺好像新娘的說 ╭(╯ε╰)╮
這次表演節目和去年沒有太大差別,該有的(清大/交大泰米爾同學的舞蹈表演/往年延請的專業舞團)都有,另外更多了去年開始活躍的印度學生個體表演戶-比如中央大學、長庚大學、中研院等地的優秀學生舞者前來表演,讓整場活動熱鬧非凡。
另外跟北印活動比較不同的是,南印場(觀察至今)都會帶入時事議題的舞台劇,試圖引起海外同胞對祖國的關心,起振聾發聵的功能。去年是抗議中央政府禁止豐收節馴牛比賽(Jallikattu)的舉辦,今天的主題則是下水道清潔工人的悲歌-這不僅存在於泰米爾納度,問題也遍布全印-在印度的下水道清潔工人,必須在沒有防護措施情況下工作,直接跟垃圾和汙水接觸,有時候還會碰到致命的沼氣。三年來已死了1200餘人-在種姓分明的印度,這些下水道工人因低下的種姓(賤民)而本來就不為大多數人所重視,甚至死後要埋葬還找不到地方-只因為他是賤民。今天的舞台劇就讓遠在台灣的大家開始思考,能為祖國做些甚麼。
此外還特別安排了一場橋段,由印度各邦的朋友上台用母語跟大家分享豐收慶典的意義以及地方文化特色-豐收節其實不是泰米爾獨有;整個印度都有不同名字但一樣是慶祝豐收的慶典-光是今天就有至少七種不同的語言還有地方文化代表上台-有別於傳聞中「相對封閉」的泰米爾活動,今天這樣的節目安排顯得格外有意義且激勵人心-「不管我們說甚麼方言,我們都是印度人/Unity in Diversity」,也讓許多初次參加泰米爾豐收慶典的其他地方朋友覺得特別有參與感。
而今年的規模貌似也是創新高-當我走到食堂準備取餐看到長長的隊伍才感覺到這次人數之多!以前一開始禮堂都坐不滿,現在是其他地方(不管是不是南印)的朋友都一掃門戶之見,搭車爬坡來新竹交大共襄盛舉-也立下了交大豐收節的好口碑。
也希望自此之後更多台灣朋友認識印度不同地方的文化-不要只有寶萊塢跟排燈節了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