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交通大學南印豐收節慶典

Beyond The Food
5 min readJan 20, 2019

--

近年來能與清大排燈節分庭抗禮戶別苗頭的無非就是交大豐收節了!有別於在台灣幾乎已經百花齊放的排燈節,目前具有規模的豐收節場次還比較少,其中最具代表性之一就是在南印科技人才齊聚的新竹囉。 對我而言每年一月最重要的反而不是跨年,而是跨年後的南印豐收節活動-通常從交大豐收節揭開序幕,然後會是台灣泰米爾協會(Taiwan Thamizh Sangam)或是一般人家家裡自辦的祭拜儀式。

通常都在工程四館舉辦的交大豐收節,會場入口處也有應景的地畫裝飾

三者活動各有特色,交大場是同年齡層朋友多,整體氣氛相對活潑,且因學校場地限制所以節目安排較緊湊。台灣泰米爾協會場主要成員有許多是已經在工作的社會人士;當中不乏家長們,所以活動會比前者更多小孩為主的表演,可以捕獲許多小正太小蘿莉,表演較多時間較長,但不會有群魔亂舞的Mass dance。家裡自辦的活動就真的是以祭祀活動為主。有別於前兩者會挑大家都方便的周末晚,自家祭祀通常會依照印度標準時間(早上)舉行,就像台灣新年拜拜一樣,泰米爾人也有自己拜拜該準備的祭祀品跟儀式。拜完就是吃,沒有甚麼娛樂活動,但是是聚集親朋好友大家一起同心協力準備食物,是比較可以聊天談心的好時機。

每年都會到場支持的校長致詞-校長我去年就聽你說交大要開印度餐廳到現在了啦~快點我都等不及了XD

今年依舊以交大為先鋒,揭開一月豐收節活動的序幕。雖說是交大主辦但其實清交兩地的南印學生都會共襄盛舉,這種時候就沒有甚麼學校的分別。只要是同鄉都會一起來協助籌備活動。而這些年來累積出來的經驗與口碑也使活動規劃越臻完善。

這次算是活動總照也是老朋友Nixon

而有了一兩次幫忙的經驗,並認識越來越多朋友,張羅豐收節慶典的交大朋友們也習慣找我加入活動小組,成為共同主持人之一。雖說高等學府不會有人不懂英文,但貴賓致詞叫名字還是找中文母語的人方便,且我也比較熟悉流程、表演團體跟節目,比較能快速上手。(不過這次主要是當花瓶,這又是後話)

席地而坐用餐的中研院朋友們

大家都說一場活動成功與否一半以上取決於用餐體驗;這邊食物依然是由上次大獲好評的馬友友印度廚房提供。用餐動線還算順暢,且在可以忍受的時間內,雖然人龍很長但是很快就消化了;用餐區域也算是寬敞-比起台灣活動可能真的要準備桌椅,印度活動大家本來就習慣席地而坐這點真的很方便。看來大家都吃得很開心。且這次比往年看來更豐盛多樣的選項,用票價來看也讓人大呼真的佛心!

當志工的學生朋友們(其實不只這一排!)

誠如版主一直跟各位說的,平常外面吃印度菜沒有五六百吃不飽,這種活動通常三四百有找,但菜色就有兩倍以上多樣性且還包含娛樂活動,沒有不來的道理啊 ;P 表演節目差不多都是熟面孔,有興趣大家可以看去年介紹(寶寶偷懶但寶寶不說)

等不及大快朵頤的朋友~綜合南北印料理精華的buffet真的是吃到賺到

還是跟各位簡單報告一下:學生團體以主場清大交大南印男孩(清大Shamungam boys/交大Adengappa boys)還有中研院女孩(Taragan)為亮點 — 以上這幾團就是讓大家感受到學生場活動的活力之所在~

大家最喜歡哪一個團體呢?

外來舞團以羅凱綺老師帶領的印夏舞團及周桂英老師的星月寶萊為代表 — 這兩團在這些年的交大豐收節都受邀演出,表演專業且精彩,後者這次還有小孩加入演出,非常可愛且吸睛。

印度學生自己經營的活動紀錄粉專Taiwan Indians 360拍攝 星月寶萊舞團的表演影片

至於印度學生最在意的mass dance-自由發揮亂舞時刻也是畫龍點睛。基本上每場學生活動沒有mass dance就不完整;平常工作量大壓力也大的學生們最需要的不只是看看表演回味家鄉的感覺,而是跟朋友一起用力跳舞抒發壓力以及舞動四肢。有去年排燈節在其他學校的mass dance經驗來比,交大這場算是特別好。soundtrack好音控也沒出包,長短也恰到好處,所有人都非常開心(包括我) 非常推薦印度文化愛好者來參加~ 感受一下北印以外人情文化的熱力與魅力!

個人最仰慕跳舞氣勢的清大Shamungam boys的領舞,也是Shamungam本人,對我來說非常神似南印演員Dhanush

*回味一下去年盛況:2018交大南印豐收慶典

*粉專活動紀錄照片(點按下方連結)

--

--

Beyond The Food
Beyond The Food

Written by Beyond The Food

在台灣的印度人都在吃什麼玩什麼?讓北台灣最愛跑印度活動的我來告訴你!https://www.facebook.com/beyondthefood/

No responses y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