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中央大學排燈節活動記錄
感謝中央大學印度學生會再次給我機會擔任印度年度盛事-排燈節-的主持人!
按照過往慣例,其實北台灣這時候會有三場Diwali,分別是中研院(台北),清華大學(新竹)以及中央大學(桃園)。三場當中桃園我是最晚開始參與的,但就合作經驗上卻是最欣賞的,主要是因為與我接洽的浦小姐工作方式。去年提前約一個月邀請我,這次大概九月就跟我敲時間,讓我感覺備受尊重XD 其次也是因為他們記取每次辦理的經驗,每一次都可以看到明顯的進步,比如表演不是塞好塞滿,還有DJ時段的音控品質等等。另外讓人感覺到主辦有心的地方還在於他們積極尋求創新,除了帶給大家經典的印度舞蹈表演,他們也找來了不同文化不同風格的在地表演團體,不僅讓觀眾耳目一新,也傳達出台印交流及多元文化共榮的精神。每場我幫忙主持的場子因搭檔個性不同,每場的風格也不太一樣,本次中央排燈節文化活動負責人也是本次主場主持人浦小姐就是屬於認真學者類型,有別於其他場通常主持只是過場,透過浦小姐與我共享的主持稿就可以看出她積極傳遞印度文化的用心,每一個節目都有其背景脈絡讓觀眾了解表演形式背後的意義。比起尾牙活動的主持風格,跟她一起更像國家音樂廳的導聆角色;也因此在她分享稿子給我的時候我就知道要開始認真做功課及背稿XD 畢竟人家花的心思也不少,不能在翻譯的部分就全部流失了嘛 ~
本次活動以印度傳統表演藝術佔大宗,分別由中央大學學生Vaidehi的Kathak開場,緊接著是台灣專攻Kathak及半古典舞蹈的杜爾嘉印度舞團帶來的Semi classical及我的搭檔浦小姐帶來另外一種流派的Kathak。
三個節目有其相似之處但明顯可以感到風格的不同,也是觀眾可以細細品味之處。Vaidehi的舞風柔美中帶點現代感,Durga舞團以寶萊塢半古典風格為主卻帶有些許蘇菲教派的神秘感,浦小姐則是較經典的舞步及更多表情肢體中「微戲劇感」的展現。
舞蹈之後還有在台灣相當活躍的旅台日籍艾斯拉吉琴(及塔布拉鼓)大師若池敏洪Waka老師跟塔布拉鼓老師湯崴凱帶來正宗的印度古典樂現場演奏。其中Waka老師資歷豐富也有許多跨界演出跟專輯,今天能聽到現場對觀眾來說票價真的很超值喔。
此外初次邀請到的團體還有桃園在地的【敦煌舞蹈團】以及台北的國標舞團體【無畏舞團】,敦煌舞蹈團的孩子們帶來的是中國民族舞蹈,身上據說穿的是苗族服裝,受過正統舞蹈訓練的孩子們舉手投足真的就是不一樣,日前也在桃園米干節受邀演出。她們各個開朗大方台風穩健,台下許多有孩子的印僑長輩的心都被融化;莫不對孩子們的表現大為讚賞~
無畏舞團這個更有趣,是浦小姐請我介紹然後我請朋友幫忙找到,中間隔了兩個人,且我也完全不認識對方的狀況下,終於牽成;也是中央大學排燈節第一次出現的節目,作為在台北積極推廣國標舞的成員們,各個都有多年練舞及參賽經驗,而且這次的演出也完全別於我對這類型舞蹈的認識,他們身著改良式漢服,用Rumba舞步跳古裝劇感的中文歌曲,登場的氣勢就讓人移不開視線,作為壓軸真的恰如其分。
除了例行的抽獎及民族服裝秀之外,這次比較特別的是台北印僑協會會長及其他資深成員的出席及對活動的贊助。其實過去幾年來我都沒看過這些資深印僑出現在學生的場子,其中主要是他們有自己會員的排燈節慶典,此外還有許多人這時候會飛往海外子女居住的地方過節。但今年我想也許是疫情讓這些印僑只能待在台灣吧。
我從今年第一場機車遊行北台灣、到稍早南投野餐以及稍早的Dandiya都跟他們同行,這也是往年我所料想不到的~ 這次中央這場排燈節資深印僑會員就來了四五對夫婦,包含會長本人也被邀請上台致詞,讓我覺得意義非凡,這象徵的是在台居住的印僑和旅居台灣(可能有機會留下來)的學生及專業人士的互動,某種程度上我覺得也能增強台灣及印度的連結。長輩們不只看表演,最後DJ時間長輩們也都熱情上台,放下長輩偶包一起搖擺,特別可愛。
大會堂的活動準時在九點半結束,然後主辦邀請大家一起到校外附近空地玩仙女棒,這不僅是這些年中央舉辦排燈節慶典的慣例,也是向印度排燈節致敬的必須,畢竟排燈節象徵就是光明。雖然當晚外面風有點大且毛毛雨但仍不減眾人的熱忱,甚至連印度台北協會(印度駐台官方代表單位)副會長也跟我們一起到了最後,讓今年活動更添些許里程碑的意義,而我也很榮幸自己是其中一員,再次感謝中央大學印度學生會團隊給我們這樣一個難忘的夜晚,在多事的2020年無疑是特別值得珍藏的美好回憶!
接下來本週還有元智大學(週六)以及北醫(週五)的排燈節慶典活動,錯過這場的趕緊手刀報名起來啦!
*中央大學全部精采表演影片可以到攝影師小林的Youtube頻道欣賞唷(下面路徑)~小林是位充滿熱忱的表演活動記錄者,除了印度活動外還有許多類型的舞蹈表演都可以在這邊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