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v Bhaji:在台灣重現孟買街頭小吃

Beyond The Food
3 min readJan 19, 2018

--

Pav Bhaji with the juggad of bun with toast, still so damn appetizing

Pav Bhaji,是一種來自西印度(馬哈拉施特拉邦)的庶民小吃,主要成分是蔬菜咖哩糊,通常佐原味小餐包來吃。根據可考的歷史顯示,在1850年就是深受孟買紡織工人歡迎的午餐選項,至今擁有跨階級的人氣,在國內外路邊餐車,百貨商場美食街或是正式的餐館都看得到Pav Bhaji。

最具代表性的攤子就是在大平底煎鍋(TAVA)調理的;大把大把的蔬菜和辛香料在鐵板上面不停地翻剷直到充分融合變成糊狀;要上餐前在會將小餐包毫不手軟地沾裹上大鐵盤上正在融化吱吱作響的奶油;裝盤時再來一塊豪邁的奶油加在咖哩蔬菜糊上;利用溫度讓奶油慢慢融化在蔬菜糊裡,這加碼的奶油為整體增添更加濃郁的氣息-吃得萬般罪惡、肥得義無反顧-使成千上萬人墮入脂肪淵藪卻一點都不想責怪它的罪惡存在。(點影片看看奶油使用量!會覺得台灣真的超小器/太健康 lol)

不過要在家裡做,分量沒那麼大,於是朋友用的是壓力鍋,將各式蔬菜(花椰菜、青椒、番茄、馬鈴薯等等)加熱至爛熟,再用Pav Bhaji專用的調味香料粉拌炒將湯汁收乾至濃稠,料理形式不盡相同但美味依舊不打折扣-上桌前不可少向經典致敬-將冷藏的奶油切塊放在裝盤的咖哩蔬菜糊上面讓它融化-即可上桌。

很有餐廳質感的擺盤是不是!

因為朋友老公下班太晚,臨時買不到小餐包,於是買了吐司回來,本以為應該可以直接配蔬菜咖哩糊了;不過頗有原則的朋友依舊嚴謹地再用奶油熱鍋,將吐司加熱,完成上桌前的最後一道程序-除了麵包形狀不像,這在家自製的版本完美地重現了孟買街頭上餐的樣子!另外還切了生洋蔥與檸檬,還有自製的綠色Chutney為整道菜畫龍點睛。

不得不說這東西真的很罪惡啊啊啊!雖然眼看這麼多奶油加入了我的那盤,不過真的配起麵包來吃了三片都覺得還可以再多給幾片麵包 XD

昨天除了Pav Bhaji以外還另外準備了米飯以及扁豆糊(dhaal),以及紅蘿蔔甜點Halwa,另外就是朋友從超市買回來的白葡萄氣泡飲,基本上是純奶素的一餐。一般吃完西式潮流健康餐廳都會覺得有點空虛的我,這餐卻完全感覺不到自己是在吃素料理 😛 讓人再次感受到印度吃素的方便-種類繁多調味豐富,不會有自己是牛在吃牧草的錯覺 XD 推薦大家去印度玩的時候可以多多嘗試素食喔~

強行植入手指愛心 XD

--

--

Beyond The Food
Beyond The Food

Written by Beyond The Food

在台灣的印度人都在吃什麼玩什麼?讓北台灣最愛跑印度活動的我來告訴你!https://www.facebook.com/beyondthefood/

No responses y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