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elmurugan 家的泰米爾餐桌(上)
Velmurugan家算是我初入南印活動場時就有接觸到的,不過一直沒機會深聊,直到去年新竹舉辦的南印慶典讓我見識到爸爸的厲害!當時他拿著一張稿子問我中文-一看才發現,原來他要用中文主持啊啊啊!
北台灣的泰米爾人我認識不少,能講中文我還是第一次看到~
對此印象特別深刻。
之後有機會認識太太也發現,原來太太也說中文;兒子甚至是在一般體系的幼稚園念書;渾然天成中英泰米爾三聲帶來著。
一般在我認識的印度朋友當中,除非配偶是台灣人或是在台落地生根也有了第二代的,不然其實不太有講中文的需求,何況通常在園區/學術研究機構內工作量也不小,或是太太忙於張羅一家大小還有一天三餐;通常較少有餘裕去進修第三外語。
因此發現能夠跟他們用中文溝通,我是又驚又喜 XDDDD 畢竟我本人英文能力也滿有限的 😛
在台灣待了10多個年頭的先生,一直都在園區上班,也結交了不少台灣的好友,婚後帶太太來時更在飯店舉辦了另外一場婚宴,是專門為在台灣的朋友舉辦的。
大方親切的太太在印度讀到碩士,在中學當自然科學老師;婚前並沒有離開過泰米爾納度。但是來台灣沒多久很快地就融入,甚至還自主去清大進修中文-看到她密密麻麻的手寫筆記還有90幾分的中文考卷,覺得真的很不容易啊!
除了在台灣積極參與推廣印度/實踐泰米爾文化的活動外,他們也有自己的台灣家人,過年甚至還有南部可回~每次臉書上看到他們家在台灣各地的照片都覺得自己有點太宅了 😛 一二月對他們來說,不僅是泰米爾豐收節,也是跟台灣家人團聚的新年,想到能在這樣多元且充滿愛的環境成長的孩子,覺得真的是很幸福呢。
大部分的印度人都喜歡在家裡吃飯,Velmurugan家也不例外。從每天的早餐開始,就有家裡自製的dosa還有現煮奶茶為一家人揭開元氣的早晨!dosa麵糊是平日常備讓它在室溫自然發酵的,每天早上從常溫發酵的dosa麵糊鍋裡面舀出麵糊,在平底dosa煎盤上同心圓慢慢劃開,不用三分鐘一片薄軟中帶點微脆口感的南印米煎餅就可以上桌囉。通常也會佐sambar或是chutney一起食用。
除了dosa,有時候也吃米鬆糕idli或是厚鬆餅Uttapam、南印米糕Upma等等-突然發現比起北印,南印早餐種類好多種啊(或是我剛好吃到的都很適合當早餐呢 :P)-一般先生一天只吃兩餐,早餐吃完以後就一路等到回家吃晚餐,兒子則在學校吃營養午餐;有時候附的點心珍珠奶茶也是他的最愛!
我到他們家吃飯的這天,夫妻正張羅著泰米爾式鹹鹹圈Vada(Masala Vada)給我-這種以黑雞豆仁(Chana Dal)為主原料製成的豆餅(另外加上洋蔥、辣椒、茴香籽等調味)-其實並不是那麼常做。先生邊捏著麵糊成型下油鍋一邊跟我說,下雨的週末,他們特別喜歡在家自製鹹鹹圈,熱熱起鍋配上現煮的香料奶茶,在陰冷的天氣品嘗特別享受;先生配電視;太太則愛聽音樂與閱讀。在新竹園區週邊的舊社區中,也別有一種閒適況味。
是啊,只要有心愛的人在身邊,跟家鄉味的美食,何處不是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