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祝象神節把費在坦都

Beyond The Food
7 min readAug 23, 2020

--

今年上半年度因為疫情所以印度社群的活動也都紛紛取消;繼印僑社群上半年度盛事色彩節過後迄今,台灣疫情的發展也趨於穩定(相較於全球各地而言),隨著大多數台灣人生活恢復正常,印僑社群也在有限規模下慢慢地開始恢復活動舉辦,八月稍早在台印僑家長們首先為孩子們舉辦了慶祝手足之情的兄弟姊妹節(Rakhi Festival);一般而言在北印大型節日都在下半年度展開,而兄弟姊妹節和今天的象神節就是一系列慶典活動的先驅~

坦都的活動公告

一兩週前我在臉書就收到了邀請-由台灣歷史最悠久的坦都印度餐廳舉辦的活動-餐廳推出吃到飽很常見,但是這次主打的是印度小吃把費,且價格相當親民-當然要好好把握一波。

特別是這家餐廳也算是將近15年前我人生第一次體驗印度文化的地方-從小就嚮往異國文化的我,在會上網時就查了許多異國料理跟媽媽一起去吃;這麼多年過去許多當年的愛店早已滄海桑田人事已非(說到這真的很懷念當年家裡招待朋友特愛的新疆野宴、還有溫州街上第一次吃的小法國馬卡龍、以及天母北非料理卡莎諾瓦等),兩年前因為中研院印度朋友而意外再訪此地(這些年台北印度餐廳市場整個是春秋戰國時代,我幾乎都忘了還有坦都),這一兩年也觀察到了跟我差不多年紀的老店求新求變-這次的象神節活動我想也是在新一代接手管理以後的行銷作為吧。於是我決定這次換我帶媽媽一起去吃。有別於之前參加活動吃餐廳外燴或是跟朋友一起去嘗鮮,這次對我來說是特別的,除了回憶當年一起去吃異國料理的童年外;當年我花媽媽的錢去增加國際視野,這次換我帶媽媽看看我所見到的世界。

為活動搭建的象神祭壇,也有不少賓客吃飯前後來此祈禱

回歸主題-今天餐廳的菜單,也非常用心地跟節日有關。首先呢,象神節Ganesh Chaturthi又稱為『Vinayaka Chaturthi 』,是屬於印度教(Hindu)的節日;也是印度著名的慶典,在每年八九月的印度各地都有活動。雖說印度神明成千上萬,但是論人氣,象神沒有第一也有前三;不僅因為象神在印度教中是智慧與教育之神,同時祂被認為是財富與幸運之神,因此信眾眾多,甚至還傳到東南亞各地及西藏、中國、日本等地。不過論慶祝規模,全世界及印度最大的象神節,只在孟買看得到。

網路圖片(pixels.com)

在孟買象神節為期11天,其實只有第一天迎神和最後一天送神有放假,但節日期間孟買大街小巷都可以看到臨時搭建的象神祭壇。在第11天時,各個象神祭壇在祭祀科儀進行完一段落後,就由眾多志工推動象神神像,伴隨著擠滿道路的信眾和鳴奏得震天嘎響的樂隊一起行進;人們一邊放鞭炮一邊跳舞,走上幾個小時(一個繞境的概念)抵達海灘,把象神泡進水裡,最後推到大海裡沉沒,象徵象神回歸自然。

圖片出處:commons.wiki.org

因此呢今天的印度小吃把費主角,當然少不了孟買人氣小吃蔬菜咖哩麵包Pav Bhaji 囉(舊文回顧:https://reurl.cc/MddeNp)今天餐廳也特別用心地布置了一個宛如在印度街頭的蔬菜咖哩包攤;將小餐包放在圓形平底鐵板(TAVA)上淋上少許奶油將麵包加熱至香酥;待麵包加熱完成準備裝盤時,再來一塊豪邁的奶油加在咖哩蔬菜糊上;利用溫度讓奶油慢慢融化在蔬菜糊裡,客人就可以將奶油與咖哩夾進麵包裡大快朵頤。

另外還有一道孟買小吃 Ragda patties ,這也是印度馬哈拉施特拉邦和古吉拉特邦街頭飲食文化拼圖不能忽略的一塊;其實它就是一種以馬鈴薯為主成分的可樂餅;在印度北部更流行的版本則是aloo tikki chole。吃這小圓餅的關鍵則在醬汁!

餐廳今天準備的醬汁除了招牌香菜汁(green chutney),還有優格以及酸甜的羅旺子醬-這些組合起來就差不多就可以是印度香料馬鈴薯餅沙拉Aloo tikki chaat了-不過可能不是您想像的那種沙拉-印度小吃中有種特別的沙拉(姑且稱它為沙拉;舊文回顧:https://reurl.cc/yggqRy)那是十年前我第一次踏上印度大陸時最"吃不懂"的食物之一,集合冷、熱、酸、甜、鹹、辣於一體,由熱熱的炸馬鈴薯餃和涼涼的優格以及各式印度沾醬(chutney)組合而成,如今卻是我最愛的印度小吃之一,原因就在於它風味的豐富以及清爽中又帶有相當飽足感~

今天餐廳提供的炸馬鈴薯餅淋上這三種關鍵醬料就能夠讓賓客舌尖上回味街頭風情。一如所有異鄉遊子,人在他鄉的歲月懷念起的味道經常不是什麼厲害高檔的餐廳,而是在家鄉的日常之味-那些陪我們度過補習或是加班夜晚的巷口小吃。坦都這餐廳在台北檔次不低,但是今天的街頭主題在於情懷,今天我們不吃大菜,今天就是和親朋好友結伴來大啖小吃。今晚把費是預約制,大概三天內就額滿了。除了我跟我媽之外,幾乎在座所有賓客都是印度人,除了活動中我常看到的印僑大老跟他們的妻小外,還不乏旅居台灣的學生以及研究人員,餐廳這次安排想想也是滿窩心的呢

今晚另外一道主菜-客家炒麵-的安排也很有趣-有別於一般台灣印度餐廳在台灣人的地盤盡量避開印度版本詮釋的中國菜-其實這些印度版中國菜也是印度料理版圖的一部分,且也是印度朋友們熟悉的日常之味;中國菜在印度扎根算算大概也有兩百多年了:"19 世紀末,一群說客語的中國移民為了工作,遷居印度東部的加爾各答,遂發展出印度唯一的中國城。就跟其他移民一樣,他們學著適應當地的文化風俗,當然也包含飲食習慣,中式料理會用到的食材也就跟著運用到當地料理中,漸漸誕生出新的飲食文化,當地的印式中餐廳也如雨後春筍冒出。"(節錄自Nom Magazine:什麼是印度風中國菜?榮登印度人心中第二名美味寶座的料理)

今天的客家炒麵就是用油麵與蔬菜、醬油、薑及綠辣椒快炒而成。 素材我們都很熟悉,但是就有一種說不出的印度風味xD 我想對台灣人來說也是有趣的體驗~(不過為了保留胃口我媽就直接跳過這道了 lol 她說炒麵她平常可以吃到,今天在這邊她想吃真正的印度味)

離開前夕,坦都老闆的女兒,也是餐廳接班人,給了我跟媽媽一人一份手工印度甜球Boondi Ladoo 帶回去-算是甜蜜的驚喜~對我來說完美的一餐就該以甜點作結~闆娘說這個是為象神準備的供品,我說哇,那你們不就花很多時間一顆一顆揉?闆娘說沒辦法~因為象神就喜歡吃這個啦。這個甜球也是北印度相當具代表性的甜點,有看過救救蔡英文電影的朋友應該都不陌生,女主角的拿手點心就是Ladoo,這種球狀的甜點,主要由鷹嘴豆粉、糖、澄清奶油和小荳蔻油炸成細粒,然後混和糖漿揉捏成球,在北印,通常只要家有喜事或是拜拜都會準備上好幾盒送禮分食。

在今夜,在台灣與印僑一起慶祝象神節,也德到了這份甜蜜的祝褔,感覺彷彿也分到了象神一點庇佑(我想是吧~

接下來的九月,就期待印僑協會主辦的九夜節派對囉!(之前的活動紀錄:https://reurl.cc/N66W86

延伸閱讀:

Nom Magazine :什麼是印度風中國菜?榮登印度人心中第二名美味寶座的料理

YaoIndia:跟著印度電影一起走紅的甜點:Laddoo

更多促銷活動~請鎖定坦都印度餐廳粉專

--

--

Beyond The Food
Beyond The Food

Written by Beyond The Food

在台灣的印度人都在吃什麼玩什麼?讓北台灣最愛跑印度活動的我來告訴你!https://www.facebook.com/beyondthefood/

No responses y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