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餐吃得像國王,在泰米爾納度很正常
這幾年在台灣吹起早午餐旋風,周末去早午餐店拍照打卡變成一件很潮的事~其實在泰米爾納度豐盛的早午餐流行已久。泰米爾婆羅門社群中(Tambrams/簡單來說就是最高種姓的天龍階級啦)傳統上將早餐跟午餐併成一餐豪華的brunch在10~11點之間吃-即便在忙碌的現代生活步調以及工作壓力下,許多在都市的年輕人們也是像我們一樣,因應工時將早餐午餐分開-但只要是傳統的慶典活動,比如婚禮,還是走傳統大早餐的路線
上周我在朋友Vasan家享用的豐盛晚宴就幾乎重現了兩年多前在泰米爾納度小山村中朋友婚宴-當時我身著朋友(新郎)給賓客當禮物穿的華麗紗麗,感覺進食真的很放不開啊-建議如果你受邀去泰米爾婚宴或是去朋友家作客,務必穿著舒適寬鬆的服飾,最好是鬆緊的褲頭,才能吃得盡興 www
婆羅門吃素,這點倒是全印度東西南北皆然,因此在泰米爾婆羅門社群中,婚宴飲食自然也是全素;沒有在給你葷食賓客另外準備的。像我常常在講的「芭蕉葉讓你一秒到南印」 -在南印餐館(從平常日在吃的小飯館到婚宴會場)芭蕉葉都是標配;十幾二十種的配菜由專人服務舀在葉子上面;多到讓你叫不敢。
如同大家對印度婚禮的印象-各種熱鬧與排場-泰米爾社群也不例外。差別在於,不同大家在寶萊塢電影上看到的北印式歌舞派對,南印也有各種繁複的婚俗儀禮,但是整體相對來得正經嚴謹許多:
一般都由婚禮前一晚的訂婚儀式(Nichayathartham)開始-以熱呼呼現炸的馬鈴薯bondas*,蔬菜甜不辣bajji* 還有Q軟緻密的穀物甜點Halwa* 招待賓客;當然在競爭激烈的婚宴會館市場,各種澎湃的菜單也會提供諸如:米煎餅dosa(可以看之前介紹),澎澎餅poori等,配上各種素食咖哩。以至於許多參加婚禮的家庭一到婚宴會場就是直奔飯堂~這在清奈其實也不算太失禮啦 XD
泰米爾人多在早上舉辦婚禮儀式,但早餐人們都只是吃個意思意思或是乾脆不吃,摩拳擦掌等待芭蕉葉上的把費-sappadu!
在一道婚宴上的芭蕉葉定食(Virundhu Sappadu)會出現的重點元素大概有:
- thayir pachadi / onion raita 生菜優格
- sambar 扁豆蔬菜糊
- kootu 比sambar更稠一點的扁豆蔬菜糊;但比curry再稀
- rasam 羅旺子汁為基底的番茄蔬菜湯
- Kuzhambu ㄜ,又是另外一種扁豆蔬菜糊 (並沒有在敷衍 XD)
- poriyal 或是又叫curry/這跟我們認知的咖哩不太一樣;指的是乾炒辣蔬菜)
- vada (鹹鹹圈,詳細可看之前的文章)
- pickle (泡菜/醬瓜)-根據朋友Vasan表示,這可是不可或缺、畫龍點睛的一道菜;我那天吃的也是他們從印度帶回來的醃芒果- 白飯-無限量供應
- 各種調味飯(我這次吃的就有咖哩葉飯、番茄飯、優格拌飯、印度蔬菜香飯)
- Paruppu sadam 扁豆燉飯-比較講究的上面會在淋上融化的奶油ghee增添風味
- Papad/Appalam 印度薄餅-一般也是無限量供應- 餐後水果(通常是香蕉)
- Payasam 最有節慶意涵的甜點~可以說是印度版的"花好月圓"-朋友說任何吉祥場合沒有這道就不完整-是米布丁Kheer的變體;但要翻成中文我會說是細麵牛奶甜湯(因為通常在印度上這道菜的時候都會加入神似米粉湯的vermicelli)- 鹽巴-覺得不夠鹹可以自己用手指混拌在配菜裡
- 水
以上在實務會因地制宜增減項目,但如果是一般家庭要在重要節日自己張羅(而不是在飯店),會囊括的精華則有:poriyal,扁豆蔬菜糊三位一體(sambar,rasam,kootu)還有鹹鹹圈vada,甜點payasam以及脆餅appalam。(還是很豐盛啊 XDDDD)
那,葉子上那麼多道菜要從何吃起呢?
比較普遍的吃法是,從Paruppu開始,再來白飯配sambar,然後是Kuzhambu跟Rasam(不妨直接看成扁豆蔬菜糊一家)-只要飯沒了這些配菜還在,就可以再要求加飯(我在印度則是裝菜的大媽大叔會提著裝菜的桶子巡視,看到飯快沒了就會自己過來加,害我最後都要擋住說No, thanks xD);用餐的好習慣是將白飯沾取扁豆蔬菜糊們清盤(葉),這就是你看到人們吃完葉子還能清潔溜溜的關鍵~需要多年的技巧磨練!鹹鹹圈也會在中間串場,同樣是吃到飽模式~這些都吃得差不多之後,甜點payasam就會端上來。最後以飯後水果作結。
還有一件事在吃南印芭蕉葉定食時非常重要必須先跟大家提醒!
當晚我吃完飯想說幫忙整理,漫不經心對摺起芭蕉葉就要收了-被Vasan制止:芭蕉葉折法不ok!
我折的方式是開口向外-這通常意味著菜不好吃/我下次不會再光顧;是非常不禮貌的行為-一般在婚宴或是人家家作客,應該是吃完將葉子對折向自己-代表我吃得很滿足/菜超好吃/謝謝招待!我下次還想再來~
有機會被南印朋友邀請作客的你千萬愛租以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