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忌之外(上)印度也有豬肉咖哩?

Beyond The Food
4 min readJan 2, 2018

--

本日主角:Pork Vindaloo

上次介紹了印度的基督教之後,想必大家對印度觀光勝地,果亞有了點印象?說到果亞,吃貨如我又忍不住想到一道菜要跟大家聊聊-於是決定新年初始,就用這道文化融合的料理來跟讀者諸君(如果有的話哈哈哈)打招呼囉-今年,依舊要堅忍不拔地繼續吃遍印度啦!

充滿西方觀光客與嬉皮的果亞海灘/圖片取自:Hindustan Times: Goa: Tourism minister warns of action against hawkers troubling foreigners

果亞料理元素

說到果亞料理,千年的印度教傳統自然是不可忽略的精髓。然有別於印度其他地方,四百多年葡萄牙的殖民統治為這區料理增添更多現代化的色彩。葡萄牙人帶來的諸多來原生自新大陸的農作物-馬鈴薯、番茄、鳳梨、石榴、腰果、據說非常辣的南非辣椒(Piri Piri Chili)等-乃至於麵包的普及,都讓當代的果亞飲食呈現出別具異國情調且廣受觀光客歡迎的風貌。

1541年落成於 Panaji, Goa的Our Lady of the Immaculate Conception Church/圖片來自Pixabay

同時,豬肉與牛肉的料理不僅因為來自於殖民官員的需求,也在許多居民改信天主教之後普及於民間。雖說在當地的印度教徒心中,牛肉還是一個重大的宗教禁忌,不過因為這塊土地上長久以來多元文化並存,所以吃牛肉的還是安心的吃他們的牛肉而不受激進印度教徒的影響-去年印度當地極右翼的團體就針對穆斯林殺牛吃牛發起許多抗議甚至是攻擊的行動,但在果亞,不同信仰的人們基本上是彼此尊重和平共存的。

在果亞賣Biryani的穆斯林小販/圖片來自Visualhunt

葡萄牙人帶來的影響

這道"酸辣豬肉/Pork Vindaloo"料理就是經典的葡印文化融合之下的經典產物,起源自葡萄牙料理carne de vinha d’alhos(酒蒜燉肉),在15世紀時由葡萄牙探險船隊引入印度。由於印度不產紅酒醋,所以方濟各會的神父們就用在地的棕梠酒發酵製作成在地板的原料替代品。另外還使用了像是羅旺子、黑胡椒、肉桂、荳蔻等等的香料以模擬原版的酸辣口感。然而當中最精華的部分-辣椒-則是由當時葡萄牙殖民版圖的美洲帶來的。

Mapusa Friday Market賣香腸的攤販/圖片來自Visualhunt

當英國佔據印度後,殖民官員驚豔於這種東西方融合料理的美味;

硬是要用小當家

特別是果亞廚子不受限於種姓制度以及區域限制的料理風格;為他們烹調出許多迷人的豬肉/牛肉料理,也在日後這些英國人回家時,將這些料理在自已老家繼續流傳下去-迄今在前英國殖民的地區,像是美國,澳洲,紐西蘭等地都可以品嘗到酸辣豬肉;也是西方人熱愛的下酒菜之一。

已經融入英國飲食文化一部分的vindaloo,配上清爽的啤酒超開胃!/圖片來自:Visualhunt

註:懂印度話的可能會納悶這道菜和馬鈴薯(Aloo)的關聯,不過因為這道菜念法本來就不是印度話,所以其實這道菜跟馬鈴薯並沒有關係喔~

--

--

Beyond The Food
Beyond The Food

Written by Beyond The Food

在台灣的印度人都在吃什麼玩什麼?讓北台灣最愛跑印度活動的我來告訴你!https://www.facebook.com/beyondthefood/

No responses y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