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五小確幸:和泰米爾弟弟們在頂加的愜意晚餐派對

Beyond The Food
7 min readMay 11, 2019

--

超澎湃!

今年的泰米爾新年(Chithirai Festival)主辦單位(Taiwan Thamizh Sangam)為了配合當地一個聖人雕像落成典禮,想說與其分兩次辦活動不如一次慶祝,於是在往年四月的活動拖到現在還沒辦,預計是六月中旬會舉辦。

而從今年三月Holi之後就進入社畜的版主,也沒什麼好跟各位更新的,看到Email通知偶有成長的粉絲覺得真的是受寵若驚~ 昨天剛好有個飯局就來跟大家分享一下,請多多指教~

其實昨天這頓晚餐大概一個多月前就訂了,顯示這位小弟真的很有心要跟我們吃飯啊。且很多印度人約都相當臨時,這位小弟可以在一個多月前就開始敲時間,當天也不忘確認,且也不是什麼人情或是公事,這樣誠心安排實在讓我跟我朋友受寵若驚。這邊想跟各位分享一下關於我所認識的泰米爾人。

這群跟北印度(泛印地語使用者)人語言與文化迥異的人們,一般對外人(非泰米爾納杜邦/外國人)都給人較難以親近的印象,甚至我認識的其他邦印度人對泰米爾人也有不少嘲弄;包括很驕傲、很排外、作為印度人不學印地語之類的。的確印地語在泰米爾納度邦不太通-說到這如果台灣人能像泰米爾人那樣以台語文為傲的話該多好-但很多時候泰米爾人不是不願意跟外人當朋友,尤其是異性,他們所受的教育跟從小到大耳濡目染的社會氛圍是相當嚴守男女分際的;很多人從小沒什麼機會跟女生互動,因此大多時候剛開始接觸時相當靦腆,對不認識的異性甚至是避免視線接觸的(記得我去一家南印餐廳開幕,受邀的賓客當中許多南印學生,他們完全把我跟Riya老師當空氣感覺十分微妙;明明我們兩個是當場稀有的外國人女性,有種房間裡的大象感受 lol)但是熟了之後,他們的健談以及對朋友的關懷卻是比北印人或是很多台灣人有過之而無不及。因此我踏入印度圈跟大多台灣人一樣也是從寶萊塢開始,但這幾年下來聯絡較密切的卻以南印友人較多;包括這位小弟,還有開餐廳的台科大博士朋友,以及新竹媽媽等等。

怕不好意思我跟我朋友各自帶了一些伴手過去,她帶了巧克力我帶的是啤酒。這群都來自泰米爾納杜邦的年輕學生們各自就讀於輔仁大學及北科大,這間位於頂樓加蓋的溫馨小套房就位在兩所學校中間的三重菜寮。除了我朋友之外,其他兩位室友是他的大學好友,也是他介紹來台灣的;看來台科大對外籍研究生提供許多專案,甚至還有針對不同國家的學生推出不同計畫,感覺很積極進行教育的南向呢。所以他們也就好康倒相報,介紹家鄉親朋好友也來台灣念書。其中不少來台灣念書的博士生畢業後也留在台灣工作並且把妻小帶來,也因此除了新竹外,在台北以及其他縣市也陸續有了小小的印度聚落形成;比如南港中研院附近、汐止科學園區等等。其實小編個人也是樂見其成,所謂外交,還是從民間做起最有影響力,印度的高科技以及研究人才不僅可以充實台灣因少子化帶來的生產力缺口,也可以讓年輕一代及早培養國際化以及對文化多元的真正認識--而不是只限於大眾傳播媒體上的主流歐美文化。欸,怎麼這麼多感嘆,容許我再跳回來~

吃完還幫我們畫Henna~太可愛了啦

其實大概去年此時也來拜訪過小弟,那時只有我一個人去他家,面對盛情的招待真的是吃到牛仔褲扣子快爆,今天有朋友一起來加上室友,比較能轉移注意力 XD 這次朋友和室友準備了豐富的菜色;從接待客人必不可少的奶茶以及開胃點心炸馬鈴薯片,到主餐南印風味雞肉咖哩、咖哩馬鈴薯泥、香料洋蔥炒蛋、炸麥餅Puri,還有南印酸辣清湯Rasam等;相當澎湃;當然飯量大的南印人,也少不了白飯standby ;朋友入境隨俗地用台灣電鍋煮了滿滿的一鍋飯,配各種咖哩都適合。

最上面是用蛋餅皮做成的煎餅,有仿Roti的意味~ 真的很會變通呢

有趣的是,一群非家庭主婦的大男生,其實沒太多時間在廚房裡,下廚主要是為了實際需求(吃不慣外食,省錢等考量)因此發展出各式各樣的” Juggad” (經濟方便的替代方案),比如在節慶經常會吃到的炸麥餅Puri,我在其他主婦家吃到的經常是自己混麥粉做麵糰桿麵皮再油炸,其實相當花時間。這群男孩用菜市場裡賣的水餃皮取代!不說我還不知道,大小不僅剛好,且炸起來酥脆程度跟真的Puri不相上下;甚至冷掉也不會變軟,單吃也相當涮嘴。朋友指定我跟我姊妹一人必須吃五片; “Finish!” 指著麵餅跟我們這樣說,感覺很有媽媽的氣勢 XD

雖然Puri南北印都有但是Puri Masala這組合卻是非常地南印

這邊跟各位介紹一下南印特色湯品 Rasam,這種酸辣蔬菜清湯主原料是羅望子,因此酸味明顯,另外通常會有番茄、孜然以及辣椒等等;加上胡椒為提味畫龍點睛的元素,因此相當辛香開胃,天涼一點時候喝感覺格外暖身體。一般在南印度這湯通常是用餐尾聲才會上,除了單喝也經常會在主菜吃得差不多時拌飯清盤子用。朋友說在家鄉,感冒的時候媽媽也都會煮這道湯給他們喝,覺得非常可以理解!

朋友用新鮮胡椒調味的Rasam!我喝了三碗!

這邊附上Rasam好處介紹的文章供參:

如果有興趣想試試看,其實台電大樓四號出口的清奈媽媽印度廚房也都會例行準備這道湯品招待客人,不妨去預約一道南印早午餐體驗一下其他台北印度餐廳沒有的印度家鄉風味。

用完餐之後小弟還很堅持要我們吃完香蕉再走,說是幫助消化,非常地體貼,但因為我跟我姊妹被餵太飽於是婉拒,沒想到最後是香蕉讓我們帶走 XD 捷運上拎著兩根香蕉,這也是非常難得的經驗。

雖說約七點半,但我最近養成的遲到壞習慣也讓我更融入跟印度朋友的聚會 LOL 因為當我們到他們家時,菜還沒準備完;老經驗的姊妹更是已經在赴約前先吃了一碗麵線,真的是非常有遠見。等菜過程中用筆電投影出來的泰米爾MV提供不少娛樂,我們輪流點播了許多近年來的金曲,等上菜過程也不覺得餓,甚至已經開始期待六月活動的表演了。

和人氣MV合影

自從轉換跑道以後變得忙碌許多,今天這個不為什麼而安排的晚餐聚會顯得更加珍貴。誰說有節日有目的才能聚餐呢?三不五時這樣和朋友聚一聚是必須的生活療癒品。也希望我的印度朋友們可以在台灣生活得更方便更開心更自在。

五個人一起準備招待我們的晚餐ˊ艸ˋ

--

--

Beyond The Food
Beyond The Food

Written by Beyond The Food

在台灣的印度人都在吃什麼玩什麼?讓北台灣最愛跑印度活動的我來告訴你!https://www.facebook.com/beyondthefood/

No responses y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