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403 泰米爾文化日(上)
一如之前參加過泰米爾活動的慣例,時程總有些許延遲,本次雖然較往常早開始,不過也是大概底類了40分鐘左右,而表定七點用餐也果不其然八點才開吃,以前若是擔任表演者,通常會很焦躁想說怎麼還沒輪到自己,也無法放鬆看其他人表演,但近來心態慢慢調整,最大關鍵是時間觀的改變-把所有的表定時間往後延半小時到一小時-就能夠好整以暇因應而不會有過度漫長的空等。不過我想副作用就是我連參加台灣朋友聚會現在也常常遲到惹 (明明就自己太散漫牽拖印度人)
除了底類之外,泰米爾活動還有兩大特色,比如:
1. 兒童參與
2. 表演塞好塞滿
由於許多泰米爾印度朋友在台定居後也紛紛成家立業,當然需要有讓遠離故鄉成長的孩子感受傳統文化的機會;透過讓孩子準備同鄉會聯誼活動的表演,不僅可以讓家長曬孩子,也可以讓孩子親自體驗傳統表演文化及其內涵。也因此比起大學印度學生主辦的活動,由僑居台灣的泰米爾印度人為核心舉辦的活動更多了家庭聯誼及親子友善的意味。(說到這其實北印社群也有,只是通常比較會員限定且較不公開對外) 也因為這樣,每年固定來參加的賓客其實也可以觀察到孩子們的成長(無論是個體上還是數量上)。短短四五年間,從牙牙學語且不太跟陌生人說話的小小孩到極度活潑外向且享受舞台的大小孩;從靦腆羞澀的小孩到能夠侃侃而談的少年,真的有點欣慰又有點感嘆啊(感嘆小孩長很快但我的老公到底在哪這樣)
我有一個當年活動上遇見就擅自亂認的弟弟,就是泰米爾在台第一代,純正的印度面孔但是一口台灣腔中文及美國腔英文,是個流利的三聲帶,從跳舞到唱歌再到今年加入主持陣容,象徵的正是台印文化的橋樑,看來是個大有可為的人才~
上述之外,今年表演名單比較特別的是,幾乎沒有台灣或其他外籍表團,然而這絲毫不減表演的精彩。從北印到南印,從傳統到現代,從民俗到融合,這次的舞蹈表演匯聚各種舞風,其中不少表演者也是各大活動受歡迎的卡司,他們跳現場真的感染力很強,相信觀眾們也都相當盡興。而音樂表演部分有唱歌有樂器,也算是充分給同鄉展現才華及熱情。
按照慣例,又要來借用印度活動圈御用攝影師小林大師的頻道來幫未能親臨現場的大家導覽點評一下今晚的亮點~詳看下篇說分明!
這次活動配合的餐點由馬友友印度廚房提供。不用多說這個品牌不管是不是印度圈的都會知道的知名連鎖品牌,不僅經常提供大型活動外燴,也是台灣及印度官相關宴會活動的合作餐廚廠商。我在北台灣印度活動上就吃了幾次,不過這次比較特別的是,使用葉子做成的餐盤!取之於大地的素材讓乘在裡面的食物看起來更美味~也是環保的積極表現,這點值得嘉許!
以馬友友及其他台灣北部到中部的印度餐廳為代表組成的慈善團體BKMT即將在下週舉辦睽違兩年的台北色彩節(Holi)慶祝活動,因應防疫,本次活動註冊為實名制且有人數上限,想參加的朋友敬請把握時間買票,一年才有一次的盛大慶典及體驗異文化、認識新朋友的機會千萬別錯過囉~
延伸閱讀
*關於印度慶典,你不能只有知道排燈節:來了解一下南印豐收節吧
*以顏料慶祝春天的來臨:你不能錯過的台北最盛大印度色彩節慶典
>>典故介紹
>>媒體報導